【閱讀筆記】別讓世界的單薄,奪去你生命的厚度


別讓世界的單薄,奪去你生命的厚度
作者:熊仁謙

自從看了我在印度,接近天堂也看見地獄後,便喜歡上帶有些印度哲學的書籍,而這本書更是多以印度哲學的角度來探討生死、快樂、情感的問題。


以下為書中第一部分所節錄的內容:

我們明明工作能力很強,卻無法跟家人相處。我們明明很聰明,卻經營不了一段穩定的感情。根本原因都是在於「相處」「感情」是需要等待、培養、多元付出的豐厚存在,但我們在被資本主義這些教條式的「快、量、高、大、上」疲勞轟炸後,內心早就失去了等待、經營、培養的能力。

如果只要點開手機,就可以輕易透過按讚、分享、留言的「短期回饋」方式來與人互動,誰要坐在桌子旁邊,面對一群不常見面的朋友,「努力」找話題來聊下去、「努力」了解對方,甚至忍受那時不時會出現的尷尬靜默呢?但正是這些「努力」,才讓我們的人生得以變得豐厚!

生是意外,死是必然
接受一切終將化為烏有、全面瓦解,才是無懼與自在的開始。我們才有辦法真正地為自己活著。在那之前,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逃避,或是出於恐懼而做決定。

人需要「安心」,需要一個支撐自己生命的理由,什麼理由都好,讓我們得以活下去。
許多篤信科學、篤信物質的人,認為唯有科學和物質能讓人類世界變得更好、更幸福,只有那些東西才是重要的。但各位看到盲點了嗎?其實重要的根本不是物質本身,而是「物質帶給我們的信心」。


社會先替我們定義了所謂的成功是什麼模樣,不符合這個社會標準的人就被定義為失敗者,但這個但這個社會又沒有告訴我們該如何去面對失敗,而導致許多人產生了認知上的偏差、迷惘。

具體來說,我們從來就沒有學習過要怎麼面對這些失敗、恐懼,因此當我們長大後,開始逐一遭遇生活中的恐懼時,就會有各式各樣的反應跟表現。不論是酗酒、毒癮、 瘋狂購物,或過度放縱自己在某種娛樂行為中,都是我們對焦慮與恐懼所產生的反應。


正因為有生,最後才會有死。也正是因為我們開始付出,所以最後必然會面臨到其終結。如果一開始毫無付出,那最後也就不會在其終結時如此痛苦。這不是因噎廢食。不是說既然最後會分手,那一開始幹嘛在一起。這裡要強調的是,消費主要一逕鼓吹的「追求」「行動」「激情」並不是快樂的解答;而是在我們付出行動的當下,就必須意識到:我現在付出越多,最後面臨終點時必然越痛。

正因為我們創造了「生」、最後必然會「死」,正因為我們得到片刻的「成功」,最後必然會失去這個成功、回歸本來而「失敗」,就像一個平靜的大海上,正是因為激起了波濤、才會有波濤的落下。波濤的落下,源自於其湧起;死亡的存在,源自於其出生。

直視恐懼的方法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涵義,就是「認知」,也就是看清楚恐懼。

正因為我們往往在面臨現況的窘境、自我的困頓,或者特別是恐懼時,消費主義都會鼓吹我們透過某些行動,例如購買些什麼、去哪裡旅遊,來改變這個困境與恐懼,但事實證明,這種方這種方式並沒有讓我們擺脫那份對自我匱乏不滿的恐懼,反而會在每次付諸行動後,又發現新的匱乏存在。

得與失是同時發生的。樂就是苦、苦也就是樂

只看一件事情的某一個層面,然後付諸行動,就是一種強化得失的行為。你的行動一定會得到些什麼,同時也失去什麼。但我們不斷行動,不斷地製造出更多得失;得到的多,失去的也多。

強大的心理素質是什麼呢?了解「自己的恐懼」。社會不斷告訴我們要勇敢追求、勇敢築夢,但勇敢並不是匹夫之勇。匹夫之勇是什麼?就是不論前面有什麼,往前衝就對了,掉下去就算了。真正的勇敢則是-我知道掉下去會發生什麼事、我去了解這種恐懼,但我還是願意踏出這一步。

「除死無大事」並不是指在死亡面前什麼都微不足道,所以乾脆什麼都不要做。而是讓我們在看待人生中的萬事萬物時,都要知道一切都有終點,只要意識到那個終點,我們反而可以因此停下來審視自己。

問問自己,是否有許多正在做的事情已經不再是為了當初的出發點,而只是為了維護那個「不失去」「不失敗」的表象?

好好練習面對死亡,就是正式「失去」這件事,讓我們能將眼光放遠,不再只注重眼前的得失,也能避免更多得失帶來的痛苦。

急流勇退,就是能夠學會在最好的地方停下。這個停下來的時機點在哪裡?就在於要分辨清楚這件事情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做。究竟是不想失去?(會恐懼、焦慮,因為恐懼失去,而去做為了不失去的事情,而產生更多的焦慮)還是是為了得到什麼?(追求的當下,心中是積極,有踏實感)

當事情不是因為恐懼而做,而是因為自己想要而做之後,改變了心態,你才有辦法開始改變這個得失的循環,開始對人生感到怡然自得。

死亡對我們來說為何如此重要,就是因為當你認知到人生有時就是沒有出路的時候,你會開始學會放過自己-放過自己對只要得、不要失的追求,放過自己對維護現有事物而徒勞、甚至不惜傷害他人的追求,放過自己只是為了擁有而擁有的追求。

當我們開始去了解別人的恐懼,才有辦法產生包容。包容並不是一味妥協,而是「我在意你、我希望你安心」

去了解彼此的恐懼,進而試著讓對方不再認為這是一種失去,或是不再害怕失去,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學習的課題。而不論是訓練自己面對失敗,還是面對死亡,都能讓我們有很大的領悟。如果不學著訓練自己面對和了解,任由各自繼續害怕失去某種東西,我們不免會越走越分歧,心與心的距離也就越來越遠。

很多時候,面對各種看似對立、衝突的關係,只要我們能夠記得,雙方在恐懼面前,都一樣無力、害怕,都努力維護、奮力扭轉不安,反而才能開啟真正的對話。

真誠不是為所欲為做自己,不是一廂情願


書中第二部分所討論的是情感的部分。與人相處最希望的是真誠相待,而所謂的真誠是什麼呢?書中提到真誠是指沒有心機、不經過設計矯飾、不刻意做什麼。另一面的意思是:跟對方相處時,不想刻意做任何事,想暢所欲言、為所欲為。然而這樣容易把「真誠」和「為所欲為-做自己」而搞混,要求他人接受「你原來的樣子(做自己)」。

相愛時容易相處難,因為相愛時可以包裝自己,但相處時卻漸漸赤裸裸將自己真實的那面攤開,感情的維繫無法全然的「為所欲為-做自己」,仍須保留些許的「刻意包裝」-為了維持這段感情的信念下所做的經營。

而這樣的經營是需要付出-彼此對這段感情的付出。人對於唾手可及的事物,總是不太在意,然而透過付出會顯現事物的價值,越付出越珍貴,對待感情也是如此。

用心感受對方的需求,「知道對方要什麼、不想要什麼」而不是一廂情願把想要的給對方,並認為對方一定要接受。

Share: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